詞條
詞條說明
《智能船舶規范》將智能船舶的功能分為智能航行、智能船體、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貨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臺,基本囊括了智能船舶所應具備的所有功能。所以智能船舶的七大關鍵技術是與船舶有關的信息感知技術、通信導航技術、能效控制技術、航線規劃技術、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遇險預警救助技術、駕機一體化和自主航行技術。(1)信息感知技術船舶信息感知是指船舶能夠基于各種傳感設備、傳感網絡和信息處理設備,獲取船
科考船上的設備可能和普通的商船不太一樣。絕大部分會使用復雜的水下聲學設備,像這樣的:水下通信聲納是利用聲波進行水下通信聯絡的聲納。由換能器基陣、發射機和接收機組成。側掃聲納,是水下搜索、水下考察等一項重要的有力的工具,每邊旁掃通過向水底發射聲納,反射后被拖魚接收形成聲納影象來發現水下物體。聲納探測儀就是利用水中聲波對水下目標進行探測、定位和通信的電子設備。一般科考目的基本三大塊:海洋生態,海洋生物
中國和地中海國家一樣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發源地。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民族的祖先已能就以原始的舟筏浮具和原始的導航知識開始海上航行,揭開了利用原始舟筏在海上航行的序幕。中國歷史上更出現了諸如鄭和、徐福這樣的大航海家。我們知道,在海上航行時會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如天氣、潮流、暗礁等等。在古代,船舶上沒有衛星定位、沒有雷達、沒有電氣預報、沒有船舶穩定系統,我們的祖先們在落后的技術
吃水(Draught)指船舶浸在水里的深度,即水線面與船底基平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它規定了不同環境、不同水域和不同季節下的船舶最大吃水。該深度根據船舶設計的不同而不同。吃水的大小不僅取決于船舶和船載所有物品,如貨物、壓載物、燃料和備件的重量,而且還取決于船舶所處水的密度。通過讀取標在船艏和船艉的水尺(Draught marks),可以確定船舶的吃水。根據量取的方法不同,吃水可以分成實際吃水和型吃水兩
公司名: 青島渦輪動力船舶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 牟洪明
電 話: 15853259168
手 機: 15853259168
微 信: 15853259168
地 址: 山東青島市南區平度市南村鎮東北街村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