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近年,遼西朝陽地區根據縣域特點,將本地特產的優質小米逐步做大做強,先后實施了扶持小米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形成了從品種選育、生產基地建設、產品深加工、市場營銷一條龍發展的態勢。2015年,建平縣僅小米一項年創產值達5億元,全縣農民人均種植小米收入700元,“朝陽小米”闖出了大市場,看來建平小米也初步實現了“互聯網+”的大工程,當然這還要感謝小米產業網。 建平縣委、縣**把小米產業作為重點產業
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農業大國,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似乎天生就與“土”、“汗水”、“老農”、“不值錢”這樣的詞匯分不開。 殊不知,“土”是本性、本分,是根,是農業大國賴以發展的根基,較是成為強國的基礎。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來聊聊“農產品”這樣一個既“土”又“潮”的話題。 常聽人說,中國的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只知耕種,說到底種了一輩子地,還是不懂農業。這些聲音的發起,無非是因為農民的文化水
五谷雜糧是對于一切糧食的總括性稱謂。所謂五谷者,稻、黍、稷、麥、菽也,其余諸類謂之雜糧。然而隨著來自美洲的玉米、花生、紅薯等在明朝中葉的廣泛引進,到今天,中國的糧食已發展為以玉米、水稻、小麥三主糧為主導,其余豆類谷物為雜糧調劑的全新格局。 目前,小麥、玉米、水稻為標志的主糧,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而谷、豆、黍、薯為標志的雜糧,則是對主糧的有益補充,中國人所謂陰陽調和,即是此意。而中國作為農耕歷史
記者感到很好奇,為什么東北小米如此的受到大眾歡迎,上**打聽,才知道,原來東北的小米是全國小米中口感較好,營養**較高的小米種類,大人孩子都愛吃也不是沒有道理啦。 在昨天的讀者節活動現場,晚報放心攤位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記者費了好大的勁才擠了進去,耳邊呼喊聲不絕于耳——“東北黃小米斷貨了?不然把樣品賣給我吧。”“東北的黃小米什么時候到貨,我要預定!”晚報的忠實讀者成為放心購的粉絲,他們停留在攤
公司名: 朝陽網庫雜糧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房紅軍
電 話: 04217867580
手 機: 15804067475
微 信: 15804067475
地 址: 遼寧朝陽建平縣朝陽是建平縣萬壽路財富領域
郵 編: 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