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鼻炎穴 眉酸骨痛、頭昏眼花、腎虧之各種神經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臉面麻痹、舌痛、舌硬、舌緊、偏頭痛、喉痛。
[董師原文]部位:在鼻翼上端之溝陷中。主治:眉酸骨痛、頭昏眼花、腎虧之各種神經痛、半身不遂、四肢骨痛、臉面麻痹、舌痛、舌硬、舌緊、偏頭痛、喉痛。取穴:當鼻翼*上端之溝陷中取之。手術:針深一分至二分。? [詮解發揮]穴名新釋:在鼻之側翼之溝陷中故名。定位及取穴:當鼻之側翼*上嘴之半圓弧溝陷中取之。維杰新用:消除疲勞,提神醒腦。全身酸痛較效。坐骨神經痛亦較效。治嗜睡。現代解剖:鼻尖邊軟骨
宗筋為諸筋會聚之處。三陰三陽的經筋匯合于前陰部,稱為宗筋。三陰三陽的經筋(經筋是指十二正經和十二經別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統,其特點是循行于體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間,回環曲折,聯貫于肌肉之間,上行于頸項,終結于頭面 )會合于前陰部,稱宗筋。《素問·痿論》:“思想無窮,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過度思欲、勞欲無度,會導致宗筋受損。“
正骨簡介正骨,中醫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骨折、脫臼等疾病。正骨,為專科名,是診治損傷的專科,也是古代醫學“十三科”之一,亦有稱為傷科或骨傷科的。正骨對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但也包括同類原因引致的體內臟器損傷。“正”字在此作動名詞。即整治因骨關節損傷使肢體變形復原位的一門科學技術。元代官方醫療制度中設有“正骨兼金鏃科”。因此,元代以正骨專長的醫學家危亦林在其《世醫得效方
針灸學起源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針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藥而制九針”(東漢醫學家皇甫謐記載于《帝王世紀》)。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篯”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如今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當時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
公司名: 河北珍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 雷收子
電 話:
手 機: 13373317613
微 信: 13373317613
地 址: 河北石家莊無縣幸福南街誠信東路8號
郵 編:
網 址: yykrf.cn.b2b168.com
公司名: 河北珍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 雷收子
手 機: 13373317613
電 話:
地 址: 河北石家莊無縣幸福南街誠信東路8號
郵 編:
網 址: yykrf.cn.b2b168.com